山東省魯菜研究會專家委員會8月17日在山東濟南正式啟動
山東省魯菜研究委員會會長王興蘭在啟動儀式現場
“齊魯即開,魯庖英才代代,運河初成,魯菜天下名揚……可知厚德載物兮,方能凝練佳肴,上善若水兮,自然造化美湯……”為發揚傳承魯菜文化,推動本地區飲食事業的發展,進而提高文化附加值,8月17日,由浙江威猛達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山東魯菜專家委員會主辦在濟南舜和國際正式啟動,該組織意在倡導文明愉快、親近餐飲生活,推廣和普及廚師技藝知識,提高廚師技藝水平,崇尚“求新、尚美、務實、和諧、真誠、友愛”人文精神的山東省魯菜研究會專家委員會,旨在會員之間攜手共進,同舟共濟,共同發展,其口號為“愛崗敬業,創新發展,快樂廚藝。”
據悉,該組織最高權力機構為專家委員會管理委員會。其職責為,制定和修改章程,審定會員資格,組織專家委員會活動。該機構實行會員制,會員均是在餐飲業專業工齡5年以上,并具有良好口碑的廚師長及專業人士。委員會將每年召開一次大會,評出每年度山東首席魯菜研究員和最佳魯菜研究員,評出最佳魯菜研究貢獻獎及年度魯菜研究最佳信譽供應商。專家委員會每月將召集會員開展菜品交流活動。由會員向委員會提供一款創新菜品進行交流,與此同時,委員會也將向會員提供5款創新菜品供會員學習,并定期舉辦廚師交流活動。邀請相關烹飪大師及餐飲界大師進行現場指導。
山東省魯菜研究委員會會長王興蘭在接受采訪時說,專家委員會的成立,就是要給廚師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并肩負起責任,宣傳魯菜文化。魯菜,就是山東菜,是山東的特色,在即將到來的“十藝節”,要讓魯菜作為一種山東特色的餐飲藝術,帶給每一位游客以美好的回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國人民的飲食水平也逐步提高,更多的人注重飲食健康。雖然說,現在許多人,甚至是山東人,都不太了解魯菜,但酒香不怕巷子深,真正經得起時間考驗,并留下來的,才是永久的精華,魯菜延綿4000年不衰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據山東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王賽時介紹,近年來,餐飲業在民生、就業、GDP增長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貢獻。統計顯示,2011年上半年,國內人均飲食支出1158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餐飲業每年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達160萬個,從業人員超過4000萬人,占就業總人口的8%。作為服務業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餐飲業收入占GDP的比重將近5%。另外,餐飲業對稅收、旅游、文化等方面也有很大的貢獻。
魯菜,中國傳統的四大菜系之一,以山東菜為代表的北方菜的概括。習慣上被認為是由濟南、膠東(又稱福山風味)、魯西(包括孔府菜)為主的地方風味構成,原料以山東半島的海鮮、黃河和微山湖等的水產、內陸的禽獸為主;技法多樣,尤以爆、炒見長,味道以咸鮮取勝,口味適中,具有“純正平和、原汁原味、脆嫩爽滑、清香淡雅”的菜味特色。
浙江威猛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俊材先生也代表委員會成員對爐灶安全,廚房安全方面發出了倡導,希望委員會的成員們回去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將“健康廚房、安全廚房、節能廚房”的理念傳播給廚師和酒店業的投資者。為節能減排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